

军 帽
□ 王 辉(浙江,湖州)
清晨,小王拎着鸟笼向公园走去,这是他每天不变的节奏。室外的空气透着刺骨的寒意,一阵冷风袭来,小王不禁打了个寒颤,他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大号口罩,紧紧地戴上。
走在宽敞的马路上,小王的目光被一位坐在路边的老人吸引。那老人头戴一顶洗得发白的旧军帽,帽子上缀着一颗闪亮的五角星,手中紧握着一个鲜艳的红苹果。小王觉得老人的身影似曾相识,便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仔细打量之下,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是以前的街坊陈叔。陈叔是一名荣誉军人,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考验,受过伤立过功。在老街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群孩子围坐在陈叔身边。听他讲述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后来,老街拆迁了,两人便再未见面,一晃眼已过去十几年了,没想到今天在这里,再次遇到了陈叔。
“陈叔!”小王热情地上前打招呼,并摘下口罩,但陈叔只是直直地盯着他,眼神空洞无物,宛如一尊瓷人。小王提醒他:“陈福根,陈叔,你不认识我了?我是小王,小豆豆。咱们以前是邻居。经常听您讲故事!”然而,陈叔依旧没有任何回应。小王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淡淡的哀愁和失落,感叹岁月的无情,拍拍他的肩膀,关心地问:“陈叔,你现在住哪儿?这么冷的天,我陪你回家。”陈叔摇摇头。
就在这时,一个男孩闪了过来,轻轻摘下老陈的帽子戴在了自己的头上,接着,男孩模仿着军人的样子,昂首挺胸,喊了一声:“陈福根同志!”出乎意料的是,陈叔这次反应迅速,忽地站起来,回答:“到!”。男孩又下达口令:“向右转,起步走!目标正前方。”陈叔响亮地回答:“是,班长同志!”好像又回到了部队。男孩挥动双臂,迈着正步向前走去。陈叔也同样迈起了正步,甩动双臂,紧跟其后。俩人一边走一边唱着:“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歌声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小王可看傻眼了,也跟了上去,想要一探究竟。男孩并未走远,在一座小桥前,停下了脚步。待陈叔走近,孩子恭敬地将军帽归还给他,并细心地为他戴好,随后亲昵地挽起陈叔的手臂,两人边走边聊,其乐融融。小王满腹疑虑:这小孩是谁?他俩演的是哪一出戏?
正当小王满腹狐疑时,陈叔的老伴从桥的另一端匆匆赶来。岁月虽然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但小王还是一眼认出了她。他加快脚步赶上前去。两人一番寒暄后,小王问起了陈叔近况。
陈妈眼圈一红,掏出手绢擦起了眼泪,说:“哎,小王啊,你可不知道,这几年,老陈头部旧伤又复发了,严重影响了记忆,以前的邻居朋友他都不认得了。”
“原来是这样。”小王叹了口气,心中一阵酸楚,问:“这孩子呢?他是谁?”
“这是我们的孙子。”陈妈说,“孩子可懂事了,每天都陪他爷爷玩,哄爷爷开心。”
小王由衷地说:“真是个孝顺的孩子。都是你们教育的好。”
陈妈又说:“虽然老陈的记忆严重衰退,奇怪的是,他对那段军旅生涯记忆犹新,经常讲给孩子听。每次犯病,趁我们不注意,老陈就会戴着那顶军帽,攥个苹果往外跑,说是要去找老班长分享。”
关于那只苹果,小王深知其背后的故事——在一次战斗中,陈叔和班长共同坚守阵地。当时,他们身陷绝境,水源断绝,饥渴难忍。班长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将唯一的苹果让给了昏迷中的陈叔。并一口一口地嚼碎,喂给他吃。这份深厚的战友情谊一直铭记在老陈的心中,而老陈的头部的创伤就是在那次战斗中造成的。
陈妈继续说:“现在啊,老陈的旧军帽和那五角星成了他的宝贝,平时谁也不让碰,只有小孙子是个例外,孩子经常戴上爷爷的旧军帽,和爷爷玩打仗游戏,答应他长大了也当解放军。每次他犯病往外乱跑,谁也劝不住,就听孩子的,因为孩子会跟他玩游戏,学那位老班长的样子。”
小王听了,心中感慨万千,对陈叔的境况深表同情与理解,说了许多安慰的话,试图减轻陈妈心中的痛苦。
这时候,陈叔和他的孙子又唱起了嘹亮的军歌,向前走远了。陈妈连忙告别了小王,匆匆赶了上去。
小王望着他们的背影,缓缓地、庄重地举起了右手。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