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7月31日

商河县首任县委书记丁润生

商河融媒讯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丁润生深入发动商河人民和日伪军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献出自己年仅32岁的生命。

丁润生于1934年考入曲阜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他开始接受进步思想,成为一名进步青年。1936年,毕业后的丁润生被派往商河龙桑寺乡农校任教务主任。1937年3月,24岁的丁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积极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秘密在学生之中发展党员。1937年8月,丁润生在龙桑寺建立了党支部,同年,中共商河县委成立,丁润生任书记。

以丁润生为书记的商河县委,利用乡农学校这块阵地,创办了《游击队》报。他亲自撰稿、刻版、印刷,在群众中散发;并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唤起商河人民的觉悟。同时,丁润生借助乡农学校开设训练班的有利时机,着手组建抗日武装。通过一个阶段的积极工作,在基本掌握了乡农学校的100余人和30多支枪的基础上,丁润生建立了一支抗日队伍。

1937年9月,丁润生带领这支抗日武装赶赴无棣集结,返回商河途径阳信时,丁润生不幸被捕。被捕后,他受尽了严刑拷打却始终没有吐露一点情报,严守了党的秘密。经党组织多方营救,一个月后,丁润生获释出狱。

1937年11月,商河县首次沦陷,丁润生率领地方抗日武装,多次以游击战的方式打击敌人,最著名的战斗就是1944年的洋湖追击战。这一年的秋季,乐陵县警卫大队长何树茂率八个中队准备到惠民投靠日军。侦察到这一情况后,丁润生立即率领部队对其展开猛烈攻击。俘获伪中队长1名、士兵30多名,缴获长短枪50多支、战马10余匹。何树茂如惊弓之鸟率残部仓惶向东逃窜,丁润生率部紧追不放,一直追到阳信县境内西南部的洋湖村。经过70多里的追击,敌人已狼狈不堪,在我方强大武力威慑和政治攻势下,被迫放下武器投降。丁润生的部队此役又缴获了机枪6挺、长短枪300余支。

1945年2月,丁润生带领县委、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县大队驻史家庙村时,侦察员发现敌人由东向李毛家村进军,认为是敌便衣队下乡抢粮,便迅速回来汇报敌情。丁润生当即率领部队向李毛家出击。战斗打响后,才发现原来敌人并不是抢粮队,而是日军化装的精锐“三角部队”。丁润生沉着机智地指挥部队突围,但因敌众我寡,伤亡很大。在突围中,丁润生在四门张村遇敌拦击,身负重伤,日军从四面涌来。在不能脱险的绝境中,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饮弹自尽,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保持了中华民族的气节。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无数个像丁润生一样的共产党人带领群众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中,为民族大义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英烈们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商河融媒综合报道)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