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梨园绽芳华
□ 李淑英
“乱花渐欲迷人眼”是春天最绚烂的注释,春日商河,杏花赏尽,梨花登场。商河县(殷巷)第八届踏青赏花文化旅游节将于4月1日至4月9日在殷巷镇李桂芬村盛大举行。从古杏林到古梨园,游走时光长河,悦纳姿态万千。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时值仲春,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草儿青青,柳丝儿飘飘,花儿们次第绽放,正是游春踏青的好时节。在追思故人之余,可以舒展筋骨,放飞心情,为踏上新的征程积蓄力量。
春天可赏花处甚多,各地的赏花节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黄河以北商河县的“李桂芬百年梨园”,更让人翘首以盼。位于商河县殷巷镇的李桂芬百年梨园,总面积300亩,树龄大都百年以上,其中,二百年至四百年及以上树龄的梨树2600余棵。2011年李桂芬梨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在百花争艳的群芳谱中,梨花以素颜面世,又以冰雪仙姿惊艳世人。每年4月初,李桂芬百年梨园内那几千棵老树上梨花纷纷绽放,洋洋洒洒,如雪似玉,清新淡雅。在春日暖阳的映照下,让人分不清是置身于花的海洋,还是雪的世界。老树枝干遒劲,覆笼大地,新枝直指苍穹,似与蓝天白云相媲美。老树新花,别具韵味。这也难怪,年年引得游人如织,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口谕敕封李桂芬
说起李桂芬百年梨园,许多外地朋友会感到好奇:这名字怎么听起来像是个人名?不错,李桂芬百年梨园不仅与一个人有关,还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清朝康熙皇帝登基这年的秋天,商河县仁厚乡(今殷巷镇)一户人家生下一个男孩。这户人家祖上是京城御苑里专门看护梨园的管家,老人告老还乡时把鸭梨苗带回家。经过几代人用心养护,到康熙登基这年,村里人人成了种梨的行家里手,村里的梨园也渐成规模,这家人更是备受村民推崇。可美中不足的是,家族里总是没有“千金之喜”。这孩子还在娘胎时,上面已经有了五个哥哥。于是,他爹娘就商量,不管生男生女,一定要给这孩子取个女孩名,所以还没出生就取了个名字——李桂芬。
李桂芬的童年是在梨园度过的,梨树就像是他的家人。自小耳濡目染,他深知梨树的生长习性,对种植和管理梨树自是高人一筹。后来,兄弟分户过日子,李桂芬只要了家里的二亩梨园。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他的梨树不仅产量高,结出的果子也比别人家的大。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年,梨园收获在即,一个晚上,李桂芬刚在梨园的老屋里睡下,江湖人称“三毛眼”的土贼来梨园打劫了。原来,“三毛眼”看上了那棵最大的梨树,想用来打制座椅。他命手下砍倒梨树,这时,李桂芬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保护“梨王”,被无情的斧头砍中,气绝身亡。第二年春天,人们惊奇地发现,那棵梨王根部长出了新苗,转眼夏天成树挂梨了!到了秋天,成熟的梨子比以前更加甜美。有人试着对这棵梨树喊李桂芬,树冠晃动不止。
恰好这年秋天,康熙皇帝南巡路过德州,地方官员把这棵树上的梨子呈上,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听到梨树死而复生的故事后,当即口谕敕封“李桂芬梨”。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村叫做李桂芬村。梨园所产的鸭梨,也因果实个大,汁多无渣,酸甜适中,清香绵长,成为本县每年必选的进京贡品之一,这也是“御果贡梨”的来历。
老树故道共沧桑
在商河城北十五公里处,有一条碧波荡漾的大沙河,古称笃马河,系马颊河故道,禹贡九河之一。经东汉王景疏浚筑堤,有“铜帮铁底运粮河”之誉。后被黄河夺道,常年积沙淤绝,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沙河”。著名的“笃马晴沙”就在此处,为商河古八景之首。晴阳斜照,金星闪烁,“平沙一任晴云卷,疑是锤炉冶烁金。”景色之壮美,我们在历代诗人的吟诵中可见一斑。
黄河自发源地一路狂奔5000多公里,抵达山东境内。因山东多平原洼地,水流趋于平缓,黄河便将一路挟裹而来的泥沙留给了这片大地。这些泥沙在黄河母体槽床中,随水流翻滚奔涌,泥沙粒径已经变得非常细小,过筛后更是细若面粉,被沙河两岸人拿来做养育婴儿的“沙土口袋”。可以说,沙河两岸的人都是在“沙土口袋”里站起来的。
虽然黄河多次泛滥,给沿黄两岸人民带来水患之灾。但她留下来的泥沙与一汪清水,又滋养了两岸的子民。黄河故道两侧,经多年泥沙淤积,皆变为沙质土壤。砂质土壤疏松透气,耐旱耐涝。黄河泥沙主要由岩石脱落物与土壤组成,加上鱼虾贝壳掺杂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特别适合种植棉花、花生以及瓜果类农作物,加上黄河水的灌溉,结出来的瓜果营养丰富,口感清脆甜爽,很受人们喜爱。
李桂芬百年梨园位于殷巷镇政府驻地西3公里处的大沙河南岸。几百年来,根植于沙河岸边的老梨树栉风沐雨,见证了黄河的肆虐任性,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唯一不变的是——梨树年年开新花,长新芽,结硕果,用丰硕甜美的果实回馈着那些勤劳的种梨人。直至今日,百年老梨树上结出的鸭梨,依然汁多无渣,清甜可口,其品质是很多高科技产品无法比拟的,依然是很多人小时候吃过的鸭梨味道。这除了一代代李桂芬人对梨树生命般的爱护之外,更离不开黄河水、黄河泥沙的滋养。
百年梨园绽芳华
时光流转,转瞬百年。时代的列车载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暂新的时代。如今的大沙河碧波荡漾,风光旖旎,沙河两岸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李桂芬百年梨园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近年来,商河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商河资源禀赋,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坚定“产业+旅游”的发展思路,以李桂芬百年梨园为依托,将其列入大沙河风情带统筹规划,请山东同济大学、泰山规划设计院,设计出《殷巷镇李桂芬村百年梨园建设规划》,对李桂芬村、百年梨园进行高规格策划,推动村庄与园区同步建设、同步提升;并通过举办赏花节、采摘节等节庆活动,实现“梨园搭台,经济唱戏”。通过对园区道路、公厕、免费WIFI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进一步提升园区旅游承载功能,提高游客旅游观光的舒适度,打造一个集“花海观光—采摘休闲—养生度假—农俗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基地。
李桂芬村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了御果贡梨专业种植合作社,采用“支部+合作社+种植户”的模式,不断扩大贡梨产业种植规模。在继续对百年梨园进行重点保护之余,大力挖掘梨文化、梨资源,进一步开发梨园衍生产品,对梨花糕、梨园饰品等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增加产品附加值。
物阜民丰又一春,百年梨园绽芳华。在这个春风浩荡的春天里,让我们相约沙河岸边,梨花树下,再来感受一下百年老树的沧桑,与正值好年华的梨花一起笑迎春风!
(图片素材由崔长泉、李淑英提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