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3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美文
2023年03月16日

御赐“张大人” 一门十二坊

□ 杨富华 王宗莲

明朝正德年间,商河县许德顺村(今玉皇庙镇张大人村)张氏七世祖张九叙被封为兵部司马。因正德皇帝(朱厚照)膝下无子,意欲立其堂弟朱厚熜为太子,因而引起宫廷内部倾轧。朱厚熜来张九叙家避难期间,九叙之弟张邦瑞对其悉心照料,两人遂结为莫逆之交。

正德皇帝驾崩后,张邦瑞一路护送朱厚熜进京登基称帝,是为嘉靖帝。为报答张邦瑞保驾护驾之恩,嘉靖皇帝在朝廷之上对其封高官、赏万金,但张邦瑞坚辞不受。嘉靖帝称张邦瑞有“大人之风”,遂赐张邦瑞故里许德顺村为“张大人庄”,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张九叙的生平事迹,《商河县志》及庞佃军主编的《玉皇庙镇志》中有如下记叙——

张九叙,字禹功,号桐冈,明弘治五年举人。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户刑科左右给事、吏科都给事、太仆寺少卿、左常寺提督、南京左佥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加少司马,追赠正奉大夫。

在张九叙任“户刑科左右给事”期间,宦官刘瑾凭借自己掌司礼监的权力,上欺天子下压群臣,掠夺民间土地,增设皇庄多达三百余处。有个李校尉用钱买通了刘瑾,成为刘瑾的帮凶,借势为非作歹,强抢民田。尽管民怨沸腾,但一些执法者敢怒不敢言。当正德皇帝龙案上的举报信摞成小山时才下旨查办,领命的就是张九叙。张九叙处案时不畏权贵,很快就将李校尉之流强占的民田如数追回,归还了百姓。而李校尉的“保护伞”刘瑾仍然横行朝野,并使张九叙受到极大的压力和攻击。铁骨铮铮的张九叙未被恶势力吓倒,反而团结朝内正义的力量同刘瑾之流进行了一场殊死斗争,终于在明正德五年(1515年) 将猖狂一时的刘瑾以“图谋反叛”的罪名扳倒并处于极刑,其狐朋狗党也受到严惩,朝野上下一时人心大快。

1521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继位后,张九叙等一批谏臣被提拔,其中张九叙即升吏科都给事、太仆少卿。1522年调任太常寺提督,兼管四译馆。1527年春天,天下大旱,长江水域一些河道干涸,江洋大盗啸聚山林。其中黄保、孙二两股黑恶势力达数百人,杀人无数,民不聊生。嘉靖帝特委升张九叙为南京左佥都御史,总理江防事务,很快剿平了匪患。而此时蝗灾又起,百姓雪上加霜叫苦不迭。张九叙巡视归来后,彻夜修拟数千言《德回天疏》,汇报灾情申请救济,终使“民仪免荒”。 然而,就在张九叙平匪赈灾之后的第二年,皇上采纳了奸臣张孚敬的“荐举”,免去了张九叙佥都御史职务。1529年,张九叙抑郁成疾,于农历八月初五逝于故里。如今的张大人村保留有张九叙墓地。

张氏门中在张九叙、张邦瑞之后,还出现过数位功名显赫之人,经当朝皇帝批准,相继修建了十二座牌坊——

丹桂传芳坊为张邦瑞立。

天科都谏坊、文焕坊、进士坊均为张九叙所立。

联壁坊为天顺年间张咨立。张咨曾任职光州、涿州知州,后升任卫辉九江知府、河东盐运使司运使,刚强有为政绩突出,广受朝野百姓赞誉。

绍光坊为成化年间举人张奇立。张奇曾任望江县知县,后来任职嘉兴通判和阶州知州,都有很好的政绩。其事迹在安庆府、阶州、望江三地志书中都有记录。

世科坊为举人张噚立。张噚,历任河南府通判,顺德府知府。

登瀛坊为宣德壬午举人张绅立。

另有贞寿坊、节烈坊,分别为张九叙继室孔氏与十七世王氏祖母而立。

关于贞寿坊和孔氏,还有一段“抖衣显贵”的传奇故事——

张九叙原配刘氏,父亲是阳曲县令,先于张九叙病故。继室孔氏,原籍曲阜阙里,其父孔彦培是孔子五十九世嫡孙。孔氏共为张九叙生下四男二女。张九叙六十岁病故时,孔氏年方二十余岁。此时家境日渐贫困。为了一家人的生存,孔氏恪守贞节不辱家风,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平时常穿一身蓝衣灰裤,不施粉黛,不配金银,遂遭人鄙视。

一次,孔氏去亲友家赴婚宴,至宴席散时,有人取笑她说:“你看这么多剩菜,不如捎回家给孩子解馋吧!”孔氏一脸正色,微微一笑:“那太好了,扔了也是可惜!”“那你用什么盛呢?”孔氏当即撩起蓝袄说:“往这里倒!”就这样,孔氏用上衣兜了一桌剩菜往回走,婚宴上的人笑倒一片。这时,孔氏忽然又转回身来,走到盛剩菜的缸前说:“算了,这样走也太让人笑话了,还是不要为好!”就把菜倒进缸里。人们再欲取笑时,却一下子呆住了——孔氏盛过剩菜的衣服上,竟然没有半点油渍和汤水,干净如新。

孔氏掸衣而去,为在场的势利小人、也为世人留下一段“抖衣显贵”的佳话,同时展现了“都堂之妻,圣人之后”面对世态炎凉,从容淡泊不卑不亢的气节。

孔氏七十余岁寿终,封恭人,立贞寿碑坊。此秩事经后人张彦广整理后,被收入《玉皇庙镇志》。

(文章配图为吕星辰摄,特别感谢玉皇庙镇人民政府对本版支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